-
暨南大學2024年MEM(工程管理碩士,非全日制)招生簡章
-
專業代碼:125601 專業名稱:工程管理
美國工業工程學會調查發現,70%的工程師在40歲之后都要承擔工程管理的工作,但由于自身的學科背景限制,大多都缺乏必要的溝通技巧和管理能力,亟待學習與工程領域相關的管理知識來提升管理素養和管理能力。在這種背景下,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工程管理碩士)應運而生。MEM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是與MBA并行的高端管理類專業教育項目,在工程界具有與MBA等同的認知度和普及度。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變,需要大量的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將工程技術與現代管理深度融合,以更好地實現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暨南大學2010年獲得全國首批MEM專業學位授予權,從2011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在職人員攻讀MEM。經歷了十二年招生、培養的實踐探索后,暨南大學MEM已經形成了融合工程管理平臺與專業技能方向的知識體系,兼顧前沿理論與工程實踐的培養模式,面向國際和國內工程管理領域職業資格認證要求的創新性課程體系。學生滿意度高,企業認可度高,成為了大灣區急需的人才培養基地。
培養目標
立足“新商科”、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針對具有一定工程技術知識或管理經驗的企業在職人員,將其培養為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工程管理理論的跨領域、求創新及重素養的高層次現代化工程管理人才。
培養模式
1、課程教學:暨南大學MEM課程圍繞“T”型知識結構的要求,主要課程模塊包括:公共學位課、專業學位課、非學位課,課程內容具有寬廣性、前沿性、綜合性和系統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2、案例教學:學校和管院非常重視案例教學。學院制定了《華商管理案例基金管理條例》,自2009年開始持續資助本院教師開展基于中國商業實踐的管理案例創作和案例教學培訓,MEM授課教師每年都新編一些管理案例補充到教學;2021年首屆中國工程管理案例大賽,本專業學生原創案例也獲得了兩個區域二等獎,一個區域三等獎,最終決賽獲得一個全國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3、實訓教學:自2012年來, 連續8年邀請意大利薩蘭托大學創新工程系教授團隊為MEM新生開設“技術創新管理”課程,現在已經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課程團隊,結合授課與實際動手操作環節,覆蓋產品概念創意、商業模式設計、技術路線圖與研發規劃等內容,體現我校MEM教育重視創新和現代商業理論的特色。
4、模擬教學:課程教學中除了常規的注重實踐及案例外,能同時利用管理學院的優勢,綜合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去詮釋和解決復雜問題,如企業競爭模擬等的計算機模擬教學,運用“決策模擬軟件”,培養學生的商業決策和運營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他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5、企業考察:結合課程內容,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企業實地考察和現場教學,了解企業運作流程,與企業高管及實踐導師交流,拓寬學生的思維,增加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培養方向
立足珠江三角洲建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順應高層次現代化工程管理人才需求的時代要求,暨南大學MEM依托本校學科優勢,目前設置了三個優勢培養方向。
方向一 信息管理:大數據應用管理、企業數字化轉型
方向二 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軟件項目管理
方向三 系統管理:制造與服務系統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精益管理
課程體系
培養方式包括理論課程教學、專業實踐和論文工作等培養環節,課程設置以工程管理學科為基礎,與相關工程學科相結合,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課程主要包括:工程經濟學、定量分析:模型與方法、質量與可靠性管理、系統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分析導論、運營管理等核心課程,工程系統建模與仿真、Python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應用、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商業、技術創新與管理、項目采購與合同管理、供應鏈與物流管理、決策模擬、管理心理學等選修課程。
辦學特色
(1) 跨學科:整合學校優勢工程學科資源,凝練培養方向,構建跨學科的聯合培養機制。
依托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及學校的優勢工程學科,凝練出信息管理、項目管理和系統管理三個優勢培養方向,培養與信息技術集合的技術和管理人才,關注產品或服務的質量管理、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項目管理、運營管理、風險管理、精益生產、工程管理、大數據、云計算、流程優化、服務優化等具體研究范圍。同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個人研究方向與興趣,旁聽一些相關課程及講座。
(2)國際化:開展教學和科研國際合作,培養國際化工程管理人才。
我們與意大利薩蘭托大學創新工程系共建校際“產業創新工程聯合研究中心”,逐步開展科研合作和學生交換項目,探索國際化MEM培養模式。同時,暨南大學MEM學生可參與選拔管理學院的國際交換生項目。
(3) 前瞻性:開設“工程管理與創新論壇”,開闊工程管理前沿視野。
自2011年第一屆學生入學起,就開設了“工程管理與創新論壇”,廣邀工程管理領域的院士、教授與工程實踐專家來講授工程管理/技術前沿與實踐經驗,每年邀請專家講座8人次左右。前來授課的專家包括中國工程院工程院士、知名教授等權威學者以及眾多實踐專家。
(4)實踐性:重視從實踐中來,結合理論、工具、方法,回到實踐中去。
結合案例教學、實訓教學、模擬教學和企業考察等環節,增加學生工程實踐和企業管理能力,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去企業實地授課及與管理者交流。
辦學成果
在學生層面,近年來,據不完全統計,升職加薪者達63%。由近5年研究生錄取情況看,生源主要來自于計算機/互聯網/通信/電子、貿易/消費/制造/營運、能源/環保/化工、房地產/建筑行業。學生主要有四方面的改變:
第一,成為更具技術前瞻性和創新素質的人才;
第二,晉升至管理崗,成為復合型的管理人才;
第三,經過專業學習,從其他領域轉入工程管理領域;
第四,經過專業學習,大多同學均獲得工程管理領域各類職業資格認證證書。
經過培養,拓寬學員在工程技術和管理兩個方向的職業生涯和晉級臺階。
在學校層面,辦學十二年,有如下六方面的培養效果:
第一,形成了完備的管理機制;
第二,培養了一批符合工程管理專業教育要求的師資隊伍;
第三,建成了較完備的課程體系;
第四,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
第五,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踐導師;
第六,融合了學校的優勢資源。
學歷與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由學校導師與工程管理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聯合指導,選題來源于本單位課題或生產實際。對修滿規定學分、課程考試合格且學位論文答辯通過者,并經過暨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授予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頒發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一印制的碩士學位證書并獲得碩士學歷證書(雙證)。
暨南大學MEM在讀學生修完相關專業課程,可申請IPMP(國際項目經理資質認證),申請免筆試。2017年10月31日暨南大學首批獲得認證合作資格的培養單位,首批全國僅有25所學校獲批,暨南大學為華南地區唯一一所高校,即修完MEM 相關課程,若申請,就可獲得IPMP的D級證書(第三本證書),C級可免筆試。
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工齡計算期截至2024年9月1日)
1、研究生畢業(2022年9月前畢業)后,具有兩年以上(含兩年)實際工作經驗者;
2、大學本科(2021年9月前畢業)畢業后,具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實際工作經驗者;
3、大專畢業(2019年9月前畢業)后,具有五年(含五年)以上工齡,并擔任一定的管理職務者。
報考流程
流程
時間
考生須知
網上報名
2023年10月中旬
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進行網上報名。
現場確認
2023年11月上旬
考生攜帶相關材料到暨南大學進行現場確認。
全國聯考
2023年12月下旬
考生憑網上打印的準考證和身份證參加考試。
考試科目: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 ?英語二(100分)。
外招生無需參加全國聯考,只需要參加暨南大學MEM組織的筆試和面試(具體時間以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為準)。
成績查詢
2024年2月底或3月初
考生可從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站查詢。
復試
2024年3月底或4月初
考生進行復試、體檢、心理測試和思想政治考核等。復試科目:專業筆試(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思想政治考核、綜合面試。
擬錄取查詢
2024年4月底
考生登陸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詢擬錄取結果。
錄取通知
2024年7月初
發放錄取通知書、新生報到須知等相關材料。
新生入學
2024年9月初
新生按通知時間準時報到。
注:以上流程僅供參考,具體以教育部、暨南大學研招辦的最新政策和日期為準。
招生指標與錄取方式
招生指標:80人(具體以暨大研招網公布的為準)
錄取方式:暨南大學在國家線基礎上自主劃線,擇優錄取。
學制與學費
招生方式:定向培養
培養方式:非全日制,周末上課
學制:2.5年(其中最后一年左右為論文時間),最長學習年限不得超過5年。
學費:前2年各4.8萬元,最后半年為2.4萬元,共12萬元。
聯系我們
MEM教育中心聯系電話:020-85226603
MEM教育中心地址: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暨南大學管理學院416
MEM官方QQ群:878244503
MEM官方微信群:添加楊老師微信13728072035論證加入
暨南大學MEM專業網站:http://jnmem.jnu.edu.cn/
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jnu.edu.cn/
注:
1、外招生報考條件以《2024年暨南大學招收港澳臺僑研究生招生簡章》和《2024年暨南大學招收來華留學研究生招生簡章》要求為準,相關公告見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2、若國家政策或學校政策或其他政策有變動,以后續政策為準;
3、解釋權屬于暨南大學管理學院MEM教育中心。
管理學院MEM教育中心
2023年7月7日
-
推薦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課程
